首页 >虚拟美术馆 >搜秒创真 >资料 >陆俨少年表

年表

1909年(己酉)1岁

6月26日生于江苏省(今为上海市)嘉定县南翔镇。父亲陆韵伯继承祖业经商,颇具文学修养,擅书小楷;母朱璇。取乳名为“骥”,字俨少,号宛若。

1914年(甲寅)6岁

取学名陆同祖,又名砥。时未识字,即喜画画。

1915年(乙卯)7岁

入嘉定县第四国民小学读书,喜绘画,常以临摹教科书中的插图为乐。

1919年(己未)11岁

小学毕业,入嘉定第二高等小学读书。

1920年(庚申)12岁

入南翔翔公小学就读。

1921年(辛酉)13岁

得石印本《芥子园画谱》如获至宝,朝夕临习。

1922年(壬戌)14岁

高小毕业,入上海澄衷中学读书,由高晓山老师教授中国画,研习学校图书馆所藏柯罗版《中国名画集》,初悟国画用水、用墨、用色之理。同时研习古典文学,具有较深的古文功底。兼习书法、篆刻,临《魏灵藏》、《杨大眼》、《始平公》、《张猛龙碑》等。

1926年(丙寅)18岁

中学毕业,免考进入无锡美术专科学校,专习中国画,未半年即因军阀战争爆发辍学回家。

1927年(丁卯)19岁

得识苏州前清翰林王同愈,结为忘年交。由王同愈介绍,拜上海冯超然先生为师。冯第一面即告诫“学画不可名利心太重,要有殉道精神,终身以之”。同时从王同愈先生学诗文。在冯寓所得识吴湖帆、徐邦达、郑慕康等。

1928年(戊辰)20岁

临王东庄册页,冯师大加赞赏,谓可乱真。

1929年(己巳)21岁

与表妹朱燕因结婚。每半月去冯师处请益。

1930年(庚午)22岁

居家自学,读书、习字、绘画齐头并进。

1931年(辛未)23岁

常与妻朱燕因同至嘉定马陆乡岳母家居住,时岳父已去世多年。

1932年(壬申)24岁

淞沪抗日战争爆发,义愤填膺,吟诗抒愤。随父母暂避上海租界,路上感受风寒,咳嗽不止,种下气喘病根,五十多年来时有病发,痛苦不堪。当时虽逢战乱,生活不能安定,但先生仍坚持习画、读书。

1933年(癸酉)25岁

父亲卒,享年62岁。

1934年(甲戌)26岁

游天目山、黄山。经徐州、曲阜、济南至北平,住一个月。游览长城、故宫等名胜古迹。再去大同访云冈石窟,上妙峰山览太行山色,经天津、烟台而归返上海。厌世态炎凉,无迎合之心,弃卖画生涯,与友人住浙江武康县上柏山买地40亩,经营农场为生,拟建房长期居住。

1935年(乙亥)27岁

去南京参观教育部“第二届全国美展”,饱览故宫藏品,大开眼界,自谓“贫儿暴富”。始作《梅花图》,发枝取陈老莲,圈花取石涛,后又加进水石,自谓“水石梅花”,自创面目,不同于人。同时学书不辍,初学魏碑,继临《兰亭》、宋四家,后学杨凝式。先生自谓其在书法上所下功夫并不比绘画少。

1936年(丙子)28岁

浙江上柏山新居落成,先生打算终老于此,潜心研习艺术。

1937年(丁丑)29岁

奉老母率妻子入上柏山中,植梨千树、竹万竿,有终老之志。“七七事变”起,先生不愿为日寇顺民,扶老携幼,率全家七口辗转衢州、南昌、九江、汉口、宜昌至重庆。

1938年(戊寅)30岁

至重庆。初就任第二十兵工厂秘书室,后至营缮科,最后去所属农场任事务员之职。暇时读书作画,作品积至百件,在重庆两路口举办生平第一次个人画展。识沈钧儒、陈树人、陈之佛、常任侠、黄君璧、丰子恺等人。

1939年(己卯)31岁

秋,于成都举办个人画展,顺道游览青城山,拜访名士彭袭明先生。后至乐山又开个人画展,结识当时迁蜀的武汉大学校长王星北、教务朱光潜、马一浮等人。画展深得朱光潜好评,朱称先生的画展是他到后方以来所见到的水平最高的展览。十一月中,登峨眉山,赏雪后金顶,由乐山泛舟循岷江而下回到重庆。

1940年(庚辰)32岁

为所任职的第二十兵工厂撰写迁建落成碑记。公余仍刻苦研习书画,有时去扬子江边散步,拾卵石。六七年来取精汰劣得上品七枚,抗战胜利,带回上海,常置于案头观赏。

1941年(辛巳)33岁

秋,于雨后游重庆南岸的马家店,观白云碧天、青林红树,宛然黄子久《秋山图》,不胜神往,引为快事,永不能忘。后又数次重游,山峦虽在而神采全非。固知观山水亦要有缘。同时也体会到,学画必须师法自然,才能有变,而有创新。

1942年(壬午)34岁

期间,书法变异,横画阔而竖画细,似隶非隶,也不同于金农之漆书。山东王献唐极赏之,然冯超然斥之。后亦自厌。

1943年(癸未)35岁

更多的时间用于研读杜甫诗集和研习书法,为母亲七十寿辰画《瑞雪启春图》。

1944年(甲申)36岁

此时先生已是九口之家,重庆通货膨胀、物价飞升,生活更为艰苦。先生同家人一道自己养鸡、种菜,聊补生活之不足。画《洛神图》,画《蜀中留痕》册页一部赠与同学程景溪先生。

1945年(乙酉)37岁

9月,迎来抗日战争的胜利,离别家乡已八年,东归心切。但交通工具操之达官富人之手,小民只有张眼望天,一筹莫展。何时能归,不得而知。画杜甫诗意册数幅。

1946年(丙戌)38岁

二月全家搭乘木筏自重庆出发经历三峡,历时一月余。于木筏上终日看山观水,并记在心。先生称“一月木筏生活胜读十年书”。对巴山蜀水的用心观察和研究使先生的画风有很大变化,日后闻名于世的峡江险水图画精品皆出于此。后到南翔老家,寄居岳母家。

1947年(丁亥)39岁

气喘病复发,咳嗽不止,乡间就医不便,租屋迁回南翔,于东市近郊创办“圭白农场”,种植薄荷,暇余作画,准备个人画展。

1948年(戊子)40岁

在无锡举办个人画展,以巴山蜀水为主题,深受欢迎,绝大部分展品被买走,经济条件有了很大转变,于农场内建屋五间,举家迁入。宋文治三次由安亭师范学校来南翔求见,自此两人成为忘年交。

1949年(己丑)41岁

春,游大佛寺、观天台石梁飞瀑。5月,南翔解放,解放军住在先生家,秋毫无犯。先生仍读书作画,安居乐业。

1950年(庚寅)42岁

画成《杜陵秋兴》手卷,并附流寓四川时所作五律六首。此时书法又有了明显变化。此手卷是先生诗、书、画三者8年来的一次总结,逐渐形成了自己的风格。老师冯超然见后大为赞赏,并为此长跋一篇,奖励有加。冬,母亲病逝,亨年78岁。

1951年(辛卯)43岁

家乡土改后,举家迁往上海。参加上海文化局举办的连环画研究班。三个月后结业,被分配到私营同康书局任绘图员。

1952年(壬辰)44岁

在同康书局工作主要画连环画。到1955年先生离开书局的三年间共绘制连环画十余部,其中的《牛虻》连环画,出版后甚受欢迎,挽救了行将倒闭的同康书局。参加上海新国画研究会。

1953年(癸巳)45岁

上海举办了解放后第一次大型书画展览,先生作品《雪山勘探》参展,得到好评,经上海美术协会收购由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为裱画师刘定之画册页数开,刘海粟见后颇为惊异,遂与交往。

1954年(甲午)46岁

上海青年诸葛潇垲拜先生为师,学习山水画。在华东美协会晤黄宾虹;宋文治来上海从先生学习中国画。老师冯超然卒,终年73岁,弥留之际叮嘱:“画画不能太像。”

1955年(乙未)47岁

介绍宋文治去拜吴湖帆为师。安徽省文化局来上海物色国画家去合肥工作,被安徽省艺校绘画系聘为主任。

1956年(丙申)48岁

冬,应安徽省文化局邀请,与画家孔小瑜、徐子鹤、宋文治去合肥工作。画《杜陵诗意册》二十幅赠姚耕云,《避暑山水册》赠江寒汀。

1957年(丁酉)49岁

春,回沪安排家务,恰逢上海筹建画院,吴湖帆和刘海粟提出挽留,被聘为上海中国画院画师。当选为上海市南市区人民代表。3月,与应野平、杨可扬、赵可延等至福建武夷山写生。画《江路乘筏图卷》。介绍宋文冶到南京江苏省国画院工作。

1958年(戊戌)50岁

为画革命历史画去闽西体验生活,收集素材。因曾在会上说过上海美协不挂中国画,像外国美协,被错划为右派分子。从此被剥夺了参加创作任务和社会活动的权利,沉沦了22年。这反而使先生有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从事美术研究和创作,为以后去浙江美院任教作了准备,并留下了不少精心之作。

1959年(己亥)51岁

在上海中国画院接受“劳动改造”,回家后画山水画课徒稿,于改造之余画成《山水画课徒画稿》近二百幅。画《柱陵人入蜀诗册》八开赠谢稚柳,为徐子鹤作《古意山水图》。

1960年(庚子)52岁

继续在上海中国画院接受“劳动改造”,画《辛弃疾词意册页》十二开。

1961年(辛丑)53岁

10月,摘去“右派”帽子。为吴湖帆画《清梦吟巢图青绿山水册页》。暮秋,与朱屺瞻、谢之光、袁松年、刘旦宅等去广东写生,到过新会、台山、开平、湛江,归途取道南宁、桂林、衡阳、株洲回上海。

1962年(壬寅)54岁

受浙江美术学院院长潘天寿先生邀请,赴杭州任教大学四年级山水课,每学期去两个月。为纪念杜甫诞辰1250周年,完成《杜甫诗意册》,先后在上海画院、杭州浙江美院及苏州展出,均获好评。

1963年(癸卯)55岁

同浙江美院部分师生去雁荡山写生。出发前检查发现患有肺结核,所以仅到大龙湫、二灵、三折瀑、古竹洞等名胜景点参观后即回上海。老友任书博送进口药服后即愈,画《感惠册》报之。

1964年(甲辰)56岁

参加画院组织的皖南写生,带病游黄山。见山丛林边缘,日光斜射,显出一道白光,遂由此创为留白之法。后在新安江、井冈山等地又见此景,对所创“留白”之画法又加以丰富和改进,运用到创作中效果很好。秋,又到皖南体验生活。10月,画成《沸腾的上海工业区》参加华东美展,险被人诬告图中有反动标语。

1965年(乙巳)57岁

高教部规定,取消高等院校中的兼课制度,遂结束在杭州浙江美院的职务回到上海,在上海京剧院学馆、上海青年宫等处辅导国画山水。画《峡江险水图卷》、《就新册》、《荫山阁看云图卷》、《清波帆影》等。

1966年(丙午)58岁

“文化大革命”开始,初未受冲击,画《毛主席诗意画》24幅。抄录整理自己历年来的书画题跋。

1967年(丁未)59岁——1975年(乙卯)67岁

因出身问题,开始被批斗,至“文化大革命”后期,均被批斗,被收缴纸笔,剥夺作画权利,只得捡别人写“大字报”的破笔蘸清水在案上勾画练功;被批斗时弯着腰还用手指在大腿上练字。期间长期受到画院“造反派”斥打,身心备受摧残。1962年完成的《杜甫诗意册》100幅被收缴,其中三分之一后来不知去向。1975年虽然摘掉地主帽子,但还是“敌我矛盾按人民内部矛盾处理”。

1976年(丙辰)68岁

5月,终于被允许与陈佩秋、孙祖勃、张守成、朱梅等一起去新安江体验生活。由沪至杭,再至富阳。粉碎“四人帮”,“文化大革命”结束,画《秋日云开图》,庆祝人民的胜利。为刘旦宅画《巫峡清秋图》,并为上海延安饭店作画多幅。

1977年(丁巳)69岁

去井冈山写生,住了4个月,为井冈山革命纪念馆画布置画,认识来井冈山拍电影的赵丹,他也喜欢绘画,时常交谈,遂成好友。画《井冈山五哨口图》。

1978年(戊午)70岁

2月,应外交部邀请,与谢稚柳、唐云、陈佩秋一起赴京为驻外使馆作布置画。后又为文化部作画,并去中央美院讲课示范。10月,至南京,在宋文治家教其子宋玉麟画山水。是年,上海画院宣布先生1958年被划为“右派”属错划,予以纠正,恢复每月80元的津贴(之前在上海中国画院属“编外人员”不发工资)。画成《名山图》16幅,装成一卷。

1979年(己未)71岁

1月,经上海市徐汇区革命委员会批准,得出结论,关于在土改时定为地主分子一事不属实,予以撤销。但直到1982年10月上海画院才宣布彻底平反,恢复名誉。5月,参加上海书法代表团,访问日本,历时两周。7月,至广西柳州,又游桂林。此月,又携妻与刘旦宅夫妇同去北戴河。在住处与吴作人、李苦禅等相遇,时常往来。为北京人民大会堂画《雁荡山》、《梅花》大布置画,为上海虹桥机场作《大好河山》巨幅布置画。受聘于浙江美术学院,任国画系山水研究生导师。

1980年(庚申)72岁

夏,北京青年万青屴来沪从学山水画,遂同游庐山,回沪后留住一月余,青力刻苦好学,为人正直,看书每至深夜,相与讨论书艺,相得甚欢。青力后去美国深造,现居香港,任香港中文大学教授。1993年先生病重时曾一再提起,想念万分。秋,正式调任浙江美术学院教授,从上海迁居杭州,才能得到充分发挥,人格得到广泛尊重,从此先生心情为之大快。积得作品80幅,在上海画院举办展览,并携至杭州、北京展出。9月赴北京住颐和园藻鉴堂作画。所著《山水画刍议》一书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该书集中阐述了先生的艺术观点和几十年作画的经验,深受国内外读者欢迎,并连续再版三次。

1981年(辛酉)73岁

4月,应香港博雅艺术公司邀请,先生由其长子陆京陪同去香港举办个人画展,获得成功,影响很大,并出版《陆俨少画集》、《中国名山胜景图》(上海书画出版社出版)。7月,第三次上黄山,偕夫人朱燕因同游。9月,去北京参加中国书画研究院成立大会,并被选为院部委员。12月,去广东,游肇庆星湖、鼎湖、南海西樵山等胜迹。

1982年(壬戌)74岁

3月,由广东返杭州,当选为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赴北京开人代大会。会后在北京长子陆京处留住3月余,作画数十幅。返杭后,把在香港所购的《宋画精华》、《元画精华》、《故宫名画三百种》等名贵画册捐赠浙江美院国画系,供学生学习之用。5月,应西安美协和陕西国画院邀请赴西安,游大、小雁塔,碑林,兵马俑,半坡,乾陵,骊山,南入丰裕口,览秦岭之胜。回浙江后,又到宁波,普陀山,南、北雁荡山游览。为上海金山宾馆作大幅《雁荡泉石图》,为和平饭店作《南雁荡》、《迎客松》。为北京人民大会堂作《雁荡泉石图》。作丈六大幅《三峡》、丈二《南北雁荡图》。

1983年(癸亥)75岁

作深圳游,时深圳画院成立,受聘为顾问。6月,当选为全国人大代表。8月,应上海嘉定人民政府邀请,作故乡行。月底赴京,为中南海会议厅画《层峦叠翠》图,高3米,长9.5米,以庆祝全国运动会取得成功。11月应邀去福建泉州华侨大学讲课,旋又由厦门飞北京,为远望楼作大型布置画。画《高江急峡图》、《雪中西湖图》等。

1984年(甲子)76岁

4月,浙江美院为外国的中国画爱好者举办中国画学习班,先生为三十余名美国学画者授课。8月,与刘旦宅一起在福州举行联展,游览武夷山风景区。为刘旦宅夫妇画《梅花册》。9月,将早年、中年、近年之代表作14幅捐赠上海博物馆。下旬,被任命为浙江画院院长。应邀赴四川成都,谒杜甫草堂、李太白祠堂,至黄陵谒黄帝陵,至韩城谒司马迁祠堂,至广元游清风、明月两峡。与上海科教电影制片厂约定于奉节小三峡相会拍摄电影,时已初冬,峡内风大,先生又患咳嗽,遂不果行,返杭州。参加在西德举行之五人画展。画《峡坼云霾图》、《谷虚云气图》、《杜陵诗意图》等。

1985年(乙丑)77岁

撰写《重建黄鹤楼记》,并刻石立于楼前。游千岛湖、莫干山,写《莫干谣》,刻石山中。去桐庐会见叶浅予。《陆俨少山水画课徒稿》一书由上海书画出版社出版,近二百幅。多年来想为初学山水画者尽点力的愿望得以实现,先生自己购买数十本赠送来信索书的青年。画《海防前哨图》。

1986年(丙寅)78岁

游浙江诸暨、方岩、临安、安徽九华山等地。《陆俨少自叙》、《怎样画云》、《怎样画水》相继出版。赴香港参加西湖艺苑展销活动。先生所作之画《李太白诗意图》刊印在是年我国党政领导人给世界各国领导人的贺年名片上。画《井冈山黄洋界图》。

1987年(丁卯)79岁

1月,应邀去香港中文大学讲学。6月,被新加坡著名摄影师蔡斯民选为当代中国书画名家十二人之一,并为之作摄影传记在全国展出。作《云山赴集图卷》,其中人物有122人,为其画人物最多的一卷。11月,赴桐乡参加钱君匋艺术院落成典礼。先生与复旦大学著名教授王遽常神交多年,是年二人始得会晤于浙江嘉兴。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陆俨少画集》。游天台山、新昌等地,作《黄山图》、《古木高江图》、《天地独酌图》等。

1988年(戊辰)80岁

去北京出席第七届人代会。为北京京丰宾馆作丈二布置画《三峡险水图》。为自己八十寿辰作抽象、具象水墨册页80幅。6月,率妻燕因、学生沈明权等回故乡嘉定古漪园举行80大庆并开个展。8月,浙江省德清县政府有意恢复先生在抗日战争中被毁的旧居,邀请先生游览德清县上柏镇。9月,浙江美院为先生庆祝八十寿辰。11月,去西湖、南浔游览。画《好雨当春图》。

1989年(己巳)81岁

浙江美院、浙江画院、西泠书画院、中国美术家协会浙江分会在杭州联合举办“陆俨少历年书画展”,观者如潮,展览不得不延期三天结束。5月,应文化部和天安门管理处邀请,赴京为天安门城楼作巨幅《春山不老图》,后因“六四”政治风波,避居怀柔县,补足《杜甫诗意册》“文革”中遗失部分,复成100幅。此套册页为1962年所画,“文革”期间上交上海中国画院领导,“造反派”又以“借古讽今”的罪名进行批判,又被“造反派”多人“借阅”,后来遗失35幅。当时的上海中国画院也不追查,“文革”后就以此数还给先生,致使先生在怀柔又画了35幅,补足了100幅,并于1991年、1992年先后在香港、北京出版发行。在北京其间,先生与其长子陆京商议正式出版《陆俨少书画精品集》,并请先生的学生苏彦斌等人将部分作品拍成底片,以供制版用。10月,去山东省邹县,出席“东方博雅社”成立大会,先生被选为社长,参观曲阜孔庙等地。为北京首都宾馆画丈二布置画。11月回深圳,住进新屋,病,住院月余。

1990年(庚午)82岁

去广东南海县,游西樵山,于瀑布处撰题“游龙入怀”四个大字,刻在石壁上。参观康有为故居。8月,来北京,会见李可染先生,相谈甚欢,并约以后一年一会,不料未及半年,李可染先生卒,人以“南陆北李”相称谓,至是先生情怀殊恶,不胜哀悼。于深圳新居之“晚晴轩”画《数家老寿图》、《春渚渔歌图》、《村塘牧戏图》、《秋堂清话图》、《赤城山图》、《水石梅花图》,书《怀王同愈五律一首》、《八十述怀七绝一首》。在家进行创作,准备在深圳举办个人近期作品展。

1991年(辛未)83岁

元旦在深圳中国画廊举办个人近期作品展,作品120幅,盛况空前,甚多香港、澳门、新加坡人士专程来参观,一致认为展出水平,亦属罕见,反应强烈,可见先生晚年虽然身体有病,仍具有坚韧不拔的敬业精神。为了给艺术爱好者和收藏家对先生的作品提供一个互相欣赏、研究和鉴定的机会,香港朵云轩负责人周洪和先生的义女钱开莉女士共同出版《陆俨少书画藏品集》第一集,他们将所有能够收集到的先生的作品拍成照片,并由先生亲自鉴定认可后编辑出版。至1994年该书已出版了4集,并将继续出下去。香港《名家翰墨》杂志刊登《陆俨少杜甫诗意画册特集》。先生的长子陆京由北京到深圳探亲,并与先生商议决定在北京出版《杜甫诗意画一百开》画册事。

1992年(壬申)84岁

《杜甫诗意画一百开》画册在北京由东方出版社出版,发行全国。4月,偕夫人朱燕因去上海,住延安饭店。为家乡南翔镇人民政府办公大楼落成赠送布置画一张。旧病复发,住上海中山医院,冬,出院,在延安饭店修养。

1993年(癸酉)85岁

2月又病,住中山医院,直到10月23日(农历重阳节),20点15分因肺脑综合征去世。11月2日,以浙江美术学院为主,根据先生遗愿,在上海龙华殡仪馆举行了简单的遗体告别仪式。浙江省委、省政府和浙江美院多位领导亲自来沪参加了告别仪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