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虚拟美术馆 >搜秒创真 >资料 >松石斋简介

陆俨少的七地缘

作者:马明宸

陆俨少是20世纪产生并活跃在中国地方画坛,却在全国乃至国际上形成了重要影响的绘画大师。他的一生道路坎坷、辗转反侧,最终大器晚成、卓然一家。陆俨少艺术生涯的曲折多变不仅仅表现在他的人生遭际方面,而且他的艺术活动重心也屡屡变迁。综观陆俨少的整个艺术人生,他与七个重要的地区发生了渊源关系,且都具有一定的戏剧色彩:江苏是陆俨少的原籍,却因为政区划分而转到上海;三四十年代他又因战乱无奈入蜀八年,却也得以进业修身、拓展襟怀;安徽在陆俨少最窘迫时慧眼识才,却终因上海画院的成立而失之交臂;陆俨少主动选择的上海画院,不料在这里却经历了人生的大磨难;浙江是陆俨少困厄之中向往的归宿,历经周折方才如愿以偿,著籍于杭;此外陆俨少也因为国家画陈列画而短期客居首都北京,竟意外得与一度产生隔阂的长子重归于好;上世纪80年代末陆俨少又出人意料地携次子移居深圳,在这里度过了人生中难忘的晚晴岁月;晚年他又叶落归根、重游故里,逝世于上海,真可谓人事多变、萍踪无定。陆俨少与七地的缘分有深浅厚薄之别,在其中的遭际各不相同,七地在陆俨少的艺术生涯中发挥的作用也不尽相同,这共同构成了大师多彩的艺术地图,在这里我们将以七个地区走进大师生活的时间先后的为序,重新以地缘为线索追踪大师的沧桑足迹。

1909年陆俨少出生在江苏省嘉定县南翔镇,192719岁的陆俨少拜师冯超然门下学习书画艺术,冯超然原籍江苏常州,如此说来陆俨少的籍贯与师承起点都应该是在江苏。但是新中国成立后设立上海直辖市,19581月嘉定县从江苏省划归为上海直辖市管辖,且恩师冯超然也是在辛亥革命后寓居上海嵩山路卖画为生,晚年专攻山水画,在上海地区名重一时。陆俨少拜师学艺是在上海,这样他的籍贯与师承就转到了上海,这个时期陆俨少还交游吴湖帆等人,圈内其他师友也大多属于海派遗脉,所以说陆俨少的艺术基础是在海上画坛的背景下奠定的,成名之后他一直被划为上海名家,就这样结束了与江苏一地的缘分。

1937年陆俨少携家卜居浙江上柏山中,植梨种竹有终老之志。不料却为战火所逼,不得已辗转衢州、南昌、九江、汉口入蜀,开始了他八年的蜀地生活。这期间陆俨少托亲友谋职在第二十兵工厂秘书室、营缮科,后又去厂属农场,这期间他是以业余的状态从事绘画的,但也有时间读书、写字、画画,并且交游沈钧儒、陈之佛等贤达画友。后来他在重庆和成都举办了两次个人画展,在后方受到好评,他乘机游历峨眉山、扬子江等名山胜水,又结识了学者朱光潜和名士彭袭明,可以说这段时期是陆俨少绘画事业的一个发展期。陆俨少本就好读杜甫诗,此次入蜀,在生活经历与心态上又与杜甫更接近了一步,因而更喜其为人及诗文,终生常以之自比,以至后来“杜陵诗意”成为陆俨少艺术创作的一个基本情结。蜀地还有一个令陆俨少受益终身的事件那就是出蜀,在重庆到宜昌段他乘木筏顺流东下,得以观览三峡两岸巴山蜀水月余,饱游饫看,陆俨少自己称“比读书十年得益更多”,可以说是他冠绝平生的一次壮游,后来陆俨少画水的许多技法创造大多渊源于此,峡江山水也成为他的又一基本艺术创作母题,所以说陆俨少山水画艺术师法造化的源头在于蜀地,这与傅抱石有共同点。

陆俨少记载合肥之行的画作题款

新中国成立之初,山水画面临被改造的处境,花鸟画处在被取消的危机,和许多画家一样,在解放前主攻山水画的陆俨少不得不改学人物,后在私人书局依靠画连环画艰难维系生计。1955年冬安徽省文化部门派人到上海市引进专业画家到省内工作,陆俨少与孔小瑜、徐子鹤、宋文治四人应聘前往合肥。赴皖后被安排做展览会布置工作,他们在皖中参观访问,业余切磋画艺,不久四人均分配到相应的艺术工作职位,陆俨少被安排到艺术学校任绘画系主任,薪水丰厚,这使他终感有了着落。可是当陆俨少回上海办理迁居事宜的时候,国家决定在上海成立中国画院,于是圈内师友吴湖帆、刘海粟都力劝陆俨少留在上海,陆俨少经历了抉择。这个时期的陆俨少虽然画名并不显著,但是他秉承恩师教诲,以艺术事业为己任,考虑到上海有着深厚的“海派”绘画艺术积淀,画院又是一个专业艺术创作机构,自己应该在这里发展,为上海的绘画事业发展贡献力量,所以他最终放弃了赴皖的机会,说服了家人,选择了上海。安徽省与大师失之交臂,不然新中国美术史的一页也许要改写。

20世纪50年代陆俨少(左一)与上海画的画师一起

从文化渊源上来说,陆俨少属于上海画坛,上海也是他的主动选择,但是他在上海中国画院的遭际却并不如人意。1956年上海画院筹备工作启动,国家汇聚吸纳民国时期的中国画创作力量,陆俨少名列其中,但只是一个编外画师,没有工资,每月只有八十元津贴。因为有安贫乐道的志向抱负,陆俨少仍为拥有这样一个专业的创作环境而由衷欣慰,所以他仍然十分珍惜这个职位,积极参与画院的活动,随其他画家一起到外地写生,参与集体创作。只可惜好景不长,陆俨少连这种编外身份也不能维持,因为接连而来的政治运动开始了,1958年的“反右”运动伊始,不谙处世之道的陆俨少因为发表了一点对上海美协的意见而被扣上了“右派”的帽子。“文革”到来后画院的造反派又在陆俨少的出身问题上大做文章,翻出他解放前的家庭经商背景和在上柏山购置农场的经历,给他扣上了“逃亡地主分子”的帽子,陆俨少成为专政的对象,被迫接受无休止的批斗和游行。后来陆俨少被取消了作画的权力,被分配到画院资料室管理图书。即使这样,陆俨少也并没有消沉,他取斋号“自爱庐”,表示相信党、相信正义终会战胜邪恶,意在自勉珍惜自重、以期有为。他捡得别人写大字报废弃的旧毛笔,蘸了清水在石板上习字练笔,这样既隐秘又节省纸墨,还锻炼了腕力。可以说陆俨少在上海画院的岁月磨难多多,当初力劝陆俨少留在上海的刘海粟几次向他表示歉意,说自己当初力主陆俨少留在上海,没想到却让他吃了这么多苦头。

陆俨少与浙江发生关系很具有偶然性,1962年浙江美术学院国画系山水科教师顾坤伯因病不能继续任教,学校急需聘任一名山水画家任教,这时一些画家纷纷到浙江办展自荐,但是主持浙江美术学院教学工作的潘天寿坚持自己的主张,不肯变格以求,所以一时未有人选。这时潘天寿想到了素昧平生的陆俨少,原来此前潘天寿在友人姚耕云处见到过陆俨少的诗文书画册页,十分欣赏,他认为陆俨少的艺术与自己的中国画教学主张契合,所以最后决定聘请陆俨少。于是浙江美院联络上海画院请求调动陆俨少前去工作,此时的陆俨少尚在运动的纠结之中,自然欢喜,但是上海中国画院却不同意,要求另派别人,可是潘天寿却又不要,这样僵持一段时间,最后双方协商同意由陆俨少两边工作,一个学期在学校任教,再两个月回上海画院工作。就这样直到1964年这段时间,陆俨少在杭州浙江美院度过了一段难以忘怀的美好时光。这个时期他交游画友同道,带领弟子游览雁荡山水景观、观摩古杭历史古迹,课余携书到虎跑寺、石屋洞等名胜处品茶读书,真可谓“偷得浮生半日闲”。在这远离了凡尘喧嚣的净土,没有了复杂的人际关系和政治运动,有的是浙地的山水名胜和学生的爱戴、同行的尊重,浙江美院的学风让饱受精神和肉体折磨的陆俨少得到了彻底放松,他体味到了一个知识分子应有的尊严和自由。然而这份幸福的体验却是不可多得的,因为陆俨少在浙美只是兼课而已。

“文革”结束以后,艺术思潮由主题政治性走向了形式审美性,陆俨少的艺术正好迎合了这个潮流,他的影响力逐渐打开。北京、南京、上海、浙江等地政府机关以及公共建筑场馆纷纷邀请陆俨少前往作画,其中首都北京活动尤多,国家外交部、人民大会堂、中南海紫光阁等机构邀请纷至沓来,此外还有中国画研究院成立筹备工作以及荣宝斋举办展览,北京成为陆俨少的一个临时活动重心。陆俨少的长子陆京工作生活在北京,但是因为“文革”中陆俨少被划为地主分子,陆京遭到牵累,由是父子产生隔阂、不通音信。此时陆俨少的北京之行为父子重归于好提供了契机,陆京携家人到宾馆看望父亲,父子相见尽释前嫌。后来陆京又把老人请到京郊家中,三代同堂、共叙天伦,其乐融融,北京情缘让陆俨少快慰此生。

1979年,浙江美院招收山水画研究生,陆俨少再次被评为导师,但是上海画院还是不放人,后经多方协调,1980年陆俨少71岁,这年他的组织关系终于调入到浙江美术学院,他被正式任命为浙江美术学院教授,在上海画院挂名兼职画师。从1962年兼课任教至此,整整18年方才乾坤异位,终成正果。学院分配给新建套房两间,陆俨少获得了一个良好的创作环境,他倾全力于教学和创作,把自己多年珍藏的名贵画集捐赠给学院国画系作为教学之用。同时他还走出学院活跃在浙江画坛,1984年浙江画院成立,陆俨少以其艺术成就与社会影响力被任命为首任院长,1989年又被聘为杭州西泠印社顾问。这个时期是陆俨少艺术影响集大成的时期,他作为浙江画坛的代表性画家参与西安、香港等地的艺术交流活动,为浙江省绘制作品作为外交馈赠的文化礼品。在个人感情上陆俨少更是认可浙江美术学院的,所以画史上也把他列为承继黄宾虹、潘天寿传统中国画文脉的浙美一系。

20世纪80年代国家实行改革开放政策,广东深圳作为特区向全世界开放,特区政府重视发展文化艺术事业,这里优越的地理与政治气候吸引了一批江南艺术名家相继迁居到此,其中以江苏、上海名家为多,宋文治、程十发、唐云相继在深圳安家落户。1984年还是在陆俨少赴京参加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期间,会晤了当时的深圳市委书记李灏,他诚邀陆俨少迁居深圳。后来特区政府示意再三,于是陆俨少的艺术踪迹再次南迁,他于1989年迁居深圳,并且不仅仅是客居,而是带领次子陆亨连同户口一并迁到深圳。深圳的气候环境条件适合长期患有肺病的陆俨少的冬季生活,他卜居深圳园岭新村,取堂号“晚晴轩”,在这里读书作画,随之他的艺术活动重心又转移到了特区以及港、澳,陆俨少在此游历办展,倾动南国。陆亨在《缅怀我的父亲陆俨少》一文中称,陆俨少在深圳度过了他一生中最美好的时光,这是对陆俨少生活状态最中肯的评价,深圳是陆俨少人生旅途中最短暂却最快乐的一站。

1988年陆俨少参加浙江画院笔会

1991年陆俨少在深圳晚晴轩

进入20世纪90年代,移居深圳的陆俨少身体健康状况已大不如以前,他开始叶落归根、向故里回归。其实陆俨少一直并未完全切断与上海的联系,除了在上海画院依旧保留兼职画师的身份之外,陆俨少许多重要的著述都是由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的,人民大会堂上海厅的陈列画是由陆俨少来绘制的,他在香港的展览依然被列为“上海名家”。1983年应家乡父老之邀陆俨少重游故里,1984年他将自己早、中、晚三期的代表性作品捐赠给上海博物馆,1988年在故乡嘉定举办展览,1991年故乡嘉定县政府决定成立陆俨少艺术院并选址奠基,陆俨少因病不能参加仪式,但表示将捐献画作71幅并款数十万元。1992年陆俨少再次回到上海,寓居延安饭店,在此养病一年半,最后于1993年在上海病逝。

六年后嘉定陆俨少艺术院开放,十年后浙江成立陆俨少艺术研究会。陆俨少的艺术人生真如同他笔下的浩瀚长江,波澜壮阔、曲折流转,陆俨少尤喜画峡江山水,1962年他曾在一幅《峡江图》中题写到:“三峡束长江,欲尽江流转。谁知破夔门,东流成大海”,岂非自况!